早安新竹,新竹找安!
在成為立法委員之前,我和許多在新竹生活的年輕人一樣,是一個理工人,是一位工程師,有許多我的同學、朋友,都在新竹為台灣的產業、為自己的未來而打拚。
因為科技產業屬性的關係,我台大畢業之後就經常在新竹,進到廠房做數位轉型和工業物聯網的工作。一年多前開始,我更是深入新竹大街小巷,看到各行各業、生活百態,解決許多新竹市民朋友關心的問題。
對我而言,新竹市是一座很特別的城市。
過去數十年,全球因為竹科而進步,新竹也因為竹科而改變。在高科技產業,摩爾定律每十八個月就成長一倍,而於此同時,城隍廟、長和宮、竹蓮寺等廟宇也守護了地方超過兩百年。科技與傳統在這座城市交會,這裡不僅是分秒必爭的科技城,也是值得慢遊細看的文化城。
許多新竹人走出了竹塹城,翱翔飛向全世界;有更多的人來到了新竹市,落地、扎根、成長、茁壯,不論先來後到,成為了新竹人。就和你們現在眼前的我一樣。
新竹市的人口四十年來從24萬成長到45萬人,科學園區年產值更超過了1.5兆元。新竹市人口雖然僅占了全台灣2%,但是新竹市人民的所得稅佔全國5%,新竹市企業的營所稅,更是佔全國8.3%。
由此可見,勤懇做事、努力向上,是許多新竹市民共同的堅持。我們為了更好的生活而在新竹打拚,當然,我們也值得更好的新竹!
新竹的孩子值得更好的教育,新竹的青年值得更好的住房,新竹的通勤通學族值得更好的交通和大眾運輸,新竹的長輩值得更好的長照社福,我們每一個新竹人都值得更好的環境、空氣、水、公共建設,和一座淨零碳排、永續發展的城市!
我是科技背景、理工出身、有著數據思維和務實個性,也最了解新竹智慧城市和園區產業需求;我有企業主管和科技創業經驗,最知道如何以新竹市全體市民最大利益為優先,規劃運用市政預算和資源,創造最大效益和產出;而這幾年中央立法委員歷練,最了解了國家政策法律預算運作,也看到了台灣政治的種種問題,當公共議題淪為顏色與意識型態之爭時,社會的能量也隨之虛耗。
阿基米德曾說:Give me a place to stand on, and I will move the Earth.
如果我是新竹市長,我會運用獨特的、產官學研匯聚的經驗,以新竹市做為台灣新政治的支點,讓新竹市政治、台灣政治走向更加務實的每一天,走出傳統兩大黨政治僵局的死胡同。我會用科學的方法,用產業的執行力,為大家打造台灣稱羨、世界稱讚的新竹市!
讓我們一起創造讓新竹人可以感到美好、快樂、尊榮的新竹市!Better, Happier, Prouder!